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专栏 头条新闻 正文

近日,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结果发布,贵阳学院牵头申报的“喀斯特重点区域外来生物入侵综合防控模式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获批,项目总经费达2556万元,其中获得中央财政支持1256万元。这是贵州省在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获批的首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标志着学校在生物安全领域研究科研工作跻身国家优势单位行列,为西南喀斯特区域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注入科研新动能。

项目团队在立项论证答辩现场

聚焦喀斯特生态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该项目精准聚焦西南喀斯特区域生物安全核心痛点,针对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入侵生物引发的石漠化区域生态侵蚀、石漠化进程中生物入侵危害防控等关键科技难题展开攻关,实施范围覆盖贵州、云南、广西和重庆等喀斯特集中连片区域。项目明确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建立重点入侵物种监测预警与扩散阻截技术体系,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二是系统解析入侵物种成灾机制,构建科学应对模式;三是集成综合防控技术并开展示范应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项目成果将为国家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生物安全协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助力西南地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方联动构建协同攻关新格局

该项目的实施构建起跨区域、多学科协同攻关体系,联合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所、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广西药用植物园、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贵阳农投集团等10余家国内高校院所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作为项目主持单位,贵阳学院组建了以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安全全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力量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李灿教授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实施工作,杨文佳教授牵头主持课题五,吴俨、曹宇、许抗抗、李国勇、石登红、王继玥、严毅等10余名博士教授和高层次科研人员分别承担具体专题实施任务,聚集优势团队保障项目高效实施;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农科院和广西药用植物园等合作单位分工负责相关课题主持工作。

项目团队在广西大化现场考察调研并论证实施方案

厚积薄发实现科研能级新跃升

此次牵头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是贵阳学院长期深耕生物安全领域的成果体现。据了解,学校生物入侵研究团队此前已先后参与3项生物安全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申请和实施工作,连续多年承担农业农村部区域重点入侵生物应急灭除计划任务,在技术研发、实践应用等方面积累了扎实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贵阳学院锚定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定位,围绕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构建、喀斯特区域生物安全保护等重大需求,持续强化科研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先后获批“贵州省农业生物安全全省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与防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生物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依托生态学贵州省“区域一流建设学科”,推进生物学和生物与医药学位点研究生教育培养,柔性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入侵首席专家万方浩研究员,形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备的科研团队,为此次牵头实施国家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灿教授团队在实验室工作

本次项目的获批,得到了贵州省卫健委,省科技厅和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云南、广西两省卫生和农业农村部门给予的协助。贵阳学院将为项目实施提供科研场地、设备保障、人才协调等全方位支持,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此次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获批和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与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高质量服务国家生物安全战略、推动地方农业生态保护、现代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一审:刘彦含      二审:贺电     三审:许晓璐